阻礙同理心的4個因素
當我們努力提升同理心時,可曾想過有什麼原因會阻礙我們關懷他人?本文就總結了4個同理心障礙與大家分享:
1. 偏見
同理心需要我們打破心裡既有的框框,設身處地代入別人處境去思考。而偏見就正正是那個定型的框框。過去5年Eldpthy見盡社會上對長者的各種偏見,如「無用」、「無法溝通」、「體弱多病」等等。因此,一眾長者導師都十分把握每次帶領體驗活動的機會,將其真摯有活力的一面讓參加者好好感受。
2. 權威
大多數人都有遵從權威的傾向。我們從小便被教導要尊敬父母師長,漸漸便將屈服權威內化成自身的一部分,放棄了原有的同理心本能。
3. 距離
距離可分為「空間距離」、「社會距離」及時間距離。距離愈大,人們便愈無法看見自己的行為後果。
a. 空間距離: 當對方的生活離我們很遙遠而陌生時,我們便愈難報以關心。
b. 社會距離: 我們較易對與自己社會背景相似的人投以同理心,反之則不然。現今年青人與長者無論在生活模式或是處世態度都大相逕庭,加添了實現長幼共融的難度。
c. 時間距離:時間距離愈長,同理心便愈薄弱。比如中年人一般比年青人較能代入長者的處境,原因之一就是中年人能預視自己在10年或20年後變老的狀態。相反,要求只有10幾年人生經驗的年青人想像70年後的模樣,就困難得多了。
4. 否認:
否認是指過多資訊造成的同理心疲乏。假如您每天都接收到大量有關世界各地天災人禍的悲慘新聞,而我們又深知單憑一己之力不足以扭轉局面,久而久之,我們便有可能選擇拒絕現實或視若無睹,從而免除內心的罪疚感和道德責任。
下一章節,我們將討論如何衝破以上障礙,提升同理心的能力。💪🏻